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

登山

今天看了一套正在上畫的電影《珠峰浩劫》,我不是說影評,我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。因為我遇到一些喜歡登山的同伴,所以我們一起去過尼泊爾、富士山、更有機會踏入西藏,當然在香港也會一起行山啦。


我在尼泊爾初嚐雪山的平靜和寧靜的滋味之後,對超過三千米以上的山都不其然生出一種「敬畏」的感覺。在山上,人類會突然變得很渺少,行山最重要的配備,不是任何名牌登山用品,而是你的身體狀況。由於平時工作繁忙,放工後也沒有鍛鍊,導致體力不足,加上用錯力膝蓋在上下山時會很痛,行得很慢也吃力。在行山的過程之中,真的耗用不少體力,過了三千五百米以後,身體開始有高反(高山反應),會不斷想吐,會頭痛,很想趟下睡覺,沒有胃口,甚至有些人會出現腦水腫或神智不清,也有人會因高山症而死。(我第一天到西藏就吐,一位西藏朋友給了一包氧氣我吸,精神才能短時間回復過來,這是我第一次在陸地上感到氧氣的重要性。)。不過,每一次想放棄時,都會為了登山的意志和前面美不勝收的風景,一步一步地拖著身體撐下去,心想「反正在山的中間,向後行也無路可退,向後行豈不是太傻﹖豈不是不切實際﹖行到很辛苦的時候,坐下休息再向前行,不想行又可以怎麼辦﹖沒有怎麼辦就只有、都是、依然只有靠一雙行到失去知覺的雙腿繼續行。」老實說,每次行高山都會「辛苦到喊」。雖然只是行了幾天,但這些經歷回味無窮,相信也可以放在人生之中畢生難忘的事件之中。我知道一世人也沒有能力爬上更高的山,但有時發下夢,如果可以用雙腳行到上珠,又真的很了不起呢!


看完《珠峰浩劫》後,做了少少功課,發現原來專業登的人只會於每年的五月,其中一連兩三天的晴天攀登。大自然很不客氣,不管你何方神聖,也不會理你。以前讀中國語文和文化是這樣分析的「中國人的自然哲學是把山當神祇來看,只遠觀不可碰。而西方人的哲學則是人定勝天,要用科學來征服大自然」。因此,在近百年以來才有不少西方人借助雪巴人(SHERPA)的力量,嘗試攀登這座令人嚮往的「神山」。因此有不少人已把這座山當旅遊景點看。在1996年5月10日的山難事件中,有很多準備不足的業餘人士,因沒有做好準備,沒有按計劃進行登山計劃,錯失下山的黃金時間,在天氣突然變幻的狀況下(春天的大氣擾動比較大,有JET STREAM...),加上他們沒有足夠氧氣,登山者最終死於缺氧和失溫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精選文章

夏日維京:挪威 DAY 1

挪威奧斯陸 (OSLO) ~~~~~~~~~ 今日由芬蘭赫爾辛基到挪威奧斯陸。我們住在經濟實惠的Citybox Oslo,一出火車站左面第二條直街,我們住在頂樓還有天窗呢! 雖然已是七月中旬,下微微雨,冷冰冰的空氣加入雨...